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养殖技术为大家提供的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池塘条件:饲养赤眼鳟的池塘同养殖其他常规鱼类相同,从3亩~5亩至几十亩的水面均可;但要考虑到投喂、起捕、运输等操作的便利,用作成鱼饲养池塘的面积从几亩至几十亩均行。就池型而言,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好,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厘米。堤坝牢固不渗水,最高水位时能保持在2.0米以上,注排水方便。

  二、饲养设备:饲养赤眼鳟的池塘也同养殖其他鱼类一样,应配备一定的设备,如注排水用的水泵,喂料用的投饵机,保持饲养池水中溶氧良好的增氧机、网具等设备。

  三、水源和水质:饲养赤眼鳟的池塘用水也同养殖其他常规鱼类的用水一样,水源可以是机井水、泉水、水库水或江河水,水源充足。但水质必须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标准2001NY5051》。

  四、清塘、消毒

  清塘用药:饲养赤眼鳟的池塘与养殖其他常规鱼的清塘用药相同,在放养前8天~10天将池水彻底排干后,及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清消后经2天~3天通风曝晒,在施基肥或不施基肥后注水,注水后过24小时即可放鱼。用药剂量:干塘消毒用药量,每亩用生石灰(优质的)75公斤~120公斤,或用漂白粉(含氯在30%以上的)20公斤~28公斤;带水消毒用药量,在水深0.5米以下的池塘每亩用生石灰140公斤~240公斤。漂白粉35公斤~45公斤,施后7天~8天方可放鱼。

  池塘消毒:为保持池塘水质长期优良,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的成鱼池内不施基肥。成鱼池春季第一次注水水位在1.0米~1.2米为好,注水后即可放鱼。

  五、饲养管理

  1、主养池塘放养密度:在池塘符合要求条件的前提下,亩有效水面可放养尾均重40克~60克,全长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1600尾~1800尾,另可搭配同龄白鲢200尾~220尾,花鲢30尾~40尾,鲫鱼120尾~150尾。同时依据池塘的环境、条件、基础设备、水源、水质、饲料来源及质量、饲养技能及管理水平等经过科学分析后才可确定放养密度增减。

  2、驯化投喂:赤眼鳟灵敏度高,易驯化,喜浮料,偏草食性,好饲养。在饲养上,对刚放入池塘的鱼种不要忙于喂食,因经过转塘或从外地运输过程的受惊及不适,刚刚放入池内的鱼种对环境尚未适应,加之应激反应还没消除其体质尚未得到恢复,它不会立即吃食。鱼种入池后要经过2天~3天的静置和对环境的适应,再开始进行驯化投喂。在食台处设投喂点,通过掌声或敲打声将鱼唤动后再进行驯鱼、投饵,此时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经过5天~10天的驯化投喂,池鱼大都能集群上浮,来到投喂点上抢食,然后开始进行正式投喂。

  3、鱼体规格与饵料粒度:当鱼体尾重在100克以下时,应投喂经过破碎的适口颗粒碎料;当鱼体尾重长至100克~300克时,为适合口形,应投喂料粒直径1.5毫米~2.5毫米的人工配合的颗粒料。当鱼体尾重长至300克~600克时,应投喂料粒直径2.5毫米~3.5毫米的人工配合颗粒饵料。由于该鱼是偏草食性的种群,在鱼种至成鱼的饲养过程中,要适量投喂一些青饲料,这样既能满足其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又能够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

  4、投喂时间与投饵量:春季水温达10℃以上时,每天投喂一次即下午2时~3时。当水温升到14℃~18℃时,日投喂次数应改为2次即上午10时~11时,下午3时~4时;当水温升至18℃~30℃时,日投喂次数为3次即上午7时~8时,中午11时~12时,傍晚4时~5时,也可改为上、下午各投喂一次颗粒饵料,傍晚时投喂一次青饲料。到了秋季,当水温降至8℃以下时,此成鱼就基本上处于不吃食的状态了。该鱼在春季水温10℃~14℃时,日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0.3%~2%;当水温升到14℃~18℃时,日投饵量为池鱼总体重的2%~5%,青饲料在源料充足的情况下,日投喂量按鱼体总重的8%~13%进行投喂,在投喂青饲料同时,将人工配合的颗粒料按原日投饵量减少8%~10%。在投喂技术上应采取从慢到快,从快到慢,从少到多,从多到少的投饵方法,而且还要把所投的饵料撒洒面要大而均匀,池鱼尾数多时最好是用投饵机按时投喂。

  5、水质调节:该鱼从鱼种至成鱼的饲养阶段,耐低氧能力比其它常规鱼稍差,对养殖池的水质、水位都要精心调整。从鱼种放养前的第一次注水完毕,水温达10℃以上时开始投饵算起,通常情况下,每隔10天~15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加水量不能少于10厘米~15厘米,随着双温的升高,要逐渐的增高池水水位,特别是在盛夏期间要把池水水位控制在最高点2.0米以上。随着鱼体的生长,摄食量增大,池水中的

上面就是养殖技术为大家带来的:赤眼鳟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养殖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