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红卫:“民情日记”书写百姓冷暖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农业人物为大家提供的武红卫:“民情日记”书写百姓冷暖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月6日,元旦刚过,正是天寒地冻时节。而在襄汾县南辛店乡小陈村的村委会里,却是热闹非凡。支村两委一班人正紧张地筹划着开春建设大棚项目。发展蔬菜大棚是该村 “第一书记”武红卫为村民要办的实事之一。

  “住村后要努力办实事,帮助解决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二,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武红卫2015年8月14日参加襄汾县农村第一书记任职培训时在民情日记的第一页写下的对自己的要求。如今,武红卫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这个仅有685人的村庄里。“回顾这一年多来在小陈村的酸甜苦辣,越来越觉得离不开这个岗位。”武红卫指着记录他工作历程的两本厚厚的民情日记说,这段工作经历将是他一辈子的宝贵财富。

  为党员立 “规矩”,支部精神面貌发生大变化 

  2015年8月20日,已有30年党龄的武红卫正式进驻小陈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襄汾县交通局机关工作几十年,这次进驻农村工作,对武红卫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以前虽然也在农村住过,但真正要在农村开展工作,成为村民当中的一员,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武红卫说。

  “到小陈村报道第一天。参加乡政府领导在村里召开的座谈会,深深感受到村里的工作与交通部门工作不一样。今后要从我做起,从头来,向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学习,尽快了解村党支部和村里的基本情况。”武红卫在民情日记中记下了他走进小陈村的最初感受。

  小陈村共有182户,685口人,村民人均1.7亩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为生。集体没有产业,是全县有名的组织涣散村和后进村。“全村共20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就占50%,50岁以上占70%,30岁以下没有一个。他们普遍年龄偏大,观念落后,学习不到位,组织力量薄弱。”

  如何改变现状?武红卫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支部和党员没有动起来。“首先应该从抓组织入手,要规范党员党内组织生活,要补充新鲜血液……”武红卫决心迅速扭转这种的局面。通过和支部书记柴小斌以及支委一班人协商,为全村党员立下“规矩”:全体党员必须参加“三会一课”。“三会”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一课”是指按时上好党课,并对“三会一课”的时间做了明确规定。民情日记显示,这一天是2015年8月24日,武红卫住村第五天。

  此外,武红卫把支部梯队建设工作也提上工作日程,发展包括村委主任柴建国在内的三名积极分子为预备党员,为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

  “组织涣散”的党支部步入正轨,让许多老党员兴奋不已。64岁的老党员李启明告诉记者,武红卫“从抓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入手,组织群众学习中央精神,让大家了解国家政策,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支部精神面貌一下子发生了大变化”。

  从根源上改变村风村貌,扑下身子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 

  “来到小陈村后,感受最深的就是村民见识少,眼界窄,比较自私。而这也是造成村里风气不好的根源所在。”善于思考的武红卫决心从根源上改变小陈村。

  要想让村民信服,就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让党员“动”起来的武红卫开始了他的第二步行动:大力改变村风村貌。

  农村卫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管理和污水排放。由于农村没有下水道,在冬季每家每户的生活用水倒在街巷路面上,常年累月造成主要街道路面被冻坏,而且垃圾遍地,大家出行极不方便。武红卫决定分两步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是解决村民乱倒生活用水问题。“2015年9月8日,支委、村委干部共同协商打旱井事情,计划每户一井,费用农户出一部分资金,筹集一部分资金。”其次是硬化主要街巷问题。经武红卫多方沟通,2015年9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县交通局领导来小陈村调研后决定出资60万元给村里的主街道铺一层柏油。”

  武红卫的两项决定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积极响应。当年10月4日,工程队开进了小陈村,三天后全长1700米的街道硬化工程顺利完工。而在支部书记柴小斌和村委主任柴建国的大力支持下,打旱井工作也在一周后紧锣密鼓地开工。

  说起这两件实事,69岁的村医柴马管感慨万千,“我在村里行医50多年了,村里的卫生还是第一次变得这么好。以前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现在村里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街道每天都是干干净净,面貌大变,连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变了,走在路上看到纸片会自动捡起来,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全村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

  武红卫为村民办的实事远不止这些。积极筹资为村里修建排水实施,为92岁的老人毛肯笑和尿毒症患者柴晓东申请农村低保,调解村民柴保家和柴立家的农田纠纷……“他能扑下身子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从他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老百姓的关心。”老党员李启明评价说。

  寻找致富产业,让更多的人生活富起来 

  如何让集体有产业、村民增产增收是武红卫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长期以来,小陈村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生,收入不高,集体收入几乎为零。2016年9月17日,武红卫和支部书记柴小斌、村委主任柴建国召开三人小组会议,决定引进“1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集体收入破‘零’目标。”要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必须要有场地。武红卫瞄准了村小学合并后留下的空院子。经多方奔走协调,村小学遗留资产终于划归村集体。2016年10月26日,光伏发电设备全部到位,工程安装人员进入小陈村施工。看到奔波了好久终于落地的光伏发电项目,武红卫长长出了一口气。“经测算,这一项目每年可为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

  村民柴海峰是村里少数几个靠种植西红柿大棚为生的技术性农民。但因为仅仅经营一个大棚,年收入只有2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在武红卫的动员和帮助下,柴海峰把一个棚增加到三个,2016年收入一下子达到8万元。柴海峰的典型例子让武红卫心头一动:既然大棚收入不错,在村里发展规模化大棚种植是不是会带动更多的人致富?经过多次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大家认为,小陈村距离临汾市区很近,规模种植蔬菜销售肯定不是问题,发展大棚蔬菜应该是个不错的项目。为此,他们专门多次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技术经验,开拓思路。去年,村里的春秋大棚由原来10余个一下子发展到28个。“上个月我们刚刚组织16个村民由乡领导带队统一去浮山县参观了当地发展大棚的典型,回来后大伙儿特别兴奋,决心要规模发展大棚项目,让更多的村民有事做,有钱赚。”武红卫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正在和坤元有机肥有限公司洽谈合作项目,计划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流转50亩农田,建35个大棚,反租给农户,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化生产。“我相信,只要我们支部带好头,大家共同努力,小陈村的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

  本报记者 柴俊杰 特派记者 闫红星

责任编辑:梁冰清

上面就是农业人物为大家带来的:武红卫:“民情日记”书写百姓冷暖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农业人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