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姜庄子村的中央台播音员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农业人物为大家提供的下放姜庄子村的中央台播音员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社员忆齐越

——姜庄子采访记

 

  吴艳华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淅沥的小雨中,沧州师范学院齐越教育研究中心老师带领学生再次来到沧县姜庄子村齐越先生墓地植树祭扫。墓地周围桃李松枝在春雨中越加生机盎然,思绪又回到一年前的今天--

  因为筹建齐越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3月5日,我和中心筹建组成员白晓清、刘用良、刘宣妤等老师驱车前往沧县姚官屯乡姜庄子村——当年齐越先生下放劳动锻炼的地方去采访。1958年2月,齐越先生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坚决听从党中央的指示,与中央广播事业局的一批同事来到这里劳动锻炼,从此与这块偏远贫瘠又淳朴善良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埋骨于此。

  这里距沧州市区20多里地,沿北外环一路向东下来,驶向左前方的104国道上,避让着一辆接一辆满载货物的大拖挂,穿过廊沧高架桥底,就进入了一条勉强可对开两辆汽车的乡间公路。当车子左拐右拐的越来越接近这个小村庄时,路也变的更窄了。在路边一栋普通的院落边,我们停了下来——这里就是我们此行要找的当年老房东吴长发的儿媳、81岁的张秀丽大娘家。

  大娘一家早在门口迎接我们了!

  这已是第三次来访。鉴于前两次的访谈基础,本次决定扩大采访范围,从大娘一家扩大到寻访当年与齐越先生有过交集的老人们。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房东孙女吴越玲、孙媳妇赵会云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找到了齐越下放劳动的生产队里几位健在的老人。他们最小的68岁,最长的88岁。谈起齐越先生,老人们都非常激动兴奋,虽然年代久远,如今这些七、八十岁的古稀、耄耋老人仍能忆起当年一些情景,夸赞一片。

  跟着我们的问题,他们依稀记起了许多的往事……

  代玉江,当年齐越先生下放劳动的第九生产队队长,如今虽已是88岁高龄,腰背有些弯驼,但1.8米的高大身材似乎显示着他当年的帅气干练,如今虽然拄着拐杖,走路有些蹒跚,但精神仍然矍铄,嗓门洪亮,底气蛮足,耳不聋齿不笨,一脸的笑容。听到我们的来意,高兴地滔滔不绝起来,说出的那些话好像提前准备好了似的。在他散漫的话语中,58年前的往事虽有许多细节都难以记起,但那些深刻的印象却历历在目,而这些,正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沉淀,留在一个耄耋老人心中最本质最珍贵的记忆。

  “齐越,记得,记得,他在俺们队上干活,俺是队长。”

  他坐在炕沿上,手里的拐杖杵在地上,乐呵呵地说,脸上满溢着自豪:“他在俺们队上是劳模,下洼,干活,戴着小毡头帽,嗬,可精神了!50多年了,那时俺30多岁。社员们干嘛他就干嘛,扛着小铁锨,锄苗,刨玉米,拉豁子,拉耧,都干。能吃苦,能耐劳,看不出是个下乡干部,和农村人一样。”

  “齐越先生他是从城里来的,这些农活他会干吗?” 我们问道。

  “刚来时不会,不会开苗,就学,虚心地学。挑水时,嗬,把扁担往肩上一挑,就干,刚来不行,很快就行了,够巧!” (农村夸人心灵手巧)代大爷仍是满脸的笑意。

  这时老人稍稍收敛了一下笑容:“吴长发老头死了,那时齐越吃喝住都在他家,咱家吃嘛就跟着吃嘛,那时哪有吃好的,吴长发有时给他做点好吃的他还不吃,走时都不愿意走。”

  我们也想,这么艰苦的条件对于一位从北京来的播音员来说,实在需要克服生活上的诸多困难,那么齐越当时的精神状态如何呢?会不会每天牢骚满腹的?当听到我们这句问话时,代大爷脸上又堆满了笑:

  “嗬,他经常乐呵呵地,口袋里装着个小收音机,爱听古董事,顶死埋在姜庄子。”

  “那你们为什么对他这么好呢?”

  “他们下放,跟社员们吃一片打一片,对他们有个看法,他们从上面下来不容易,来姜庄子吃这么大的苦。齐越是上面有名的官,但他不当自己是官,若当自己是官,就不会跟社员吃穿一样了。你是老百姓,我也是老百姓。”

  代大爷说话的过程中,当年的生产队会计、看起来有些文气的78岁的吴景林老人也时有插话:

  “齐越,圆脸,个子不太高,1米7多,略微有点胖,生活很简朴,冬天抬冰保墒,打井,打农村的砖井。锄碱,和社员们一起干,不怕累。还给办广播,那时村民有事常往房顶子上一站就喊,他就给办红旗广播站。还给编节目,在地里干着干着活就唱起来了:

  “地瓜大,地瓜甜,地瓜生在地里边,一边一个山药蛋。”

  听到这里,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吴景林老人在充满敬佩的回忆中听说我们要找齐越先生的照片,立刻积极地打电话问他刚刚退休的所在村办三场值班员,然后亲自跑去取照片,回来已是中午12点了。

  82岁的陈凤山和75岁的陈凤德两位老人是一对亲堂兄弟,说起齐越先生,也是赞不绝口。

  “齐越,那真是毛泽东思想啊,革命思想啊,生活嘛,吃嘛都行,那么大的官,一点也不挑,不在乎。”

  “齐越,好人,我们都记得他!”

  由于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和历史环境的局限,齐越在姜庄子村八个月的劳动锻炼很少留下音像图片资料。出于齐越教育馆建设的需要,我们试图从那本由杨沙林、姚喜双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把声音献给祖国——齐越的播音生涯》画册中找到一些当年的生活场景。老人们仔细辨认着,你言我语的回忆着,时间不知不觉的已过12点,老人们的孩子有的来打电话,有的来接,都要回家吃饭了。我们带着对老人们的感谢,带着对齐越先生更深刻的理解与敬重,婉拒了老房东家人的盛情留饭,驱车又去了另一个地方——齐越墓。

  这些采访,细致丰富,拓展了我们之前的一些内容,加深了对齐越百姓鱼水情深的理解。在这些老人遥远的回忆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这里人们的淳朴、热情、实在、好客,感受到了他们的无私、仗义,一番真情厚谊,也明白了当年齐越先生为什么仅仅在这里生活劳动了八个月就立下遗嘱百年后把骨灰埋在这里。

  厚土埋忠骨,百年报亲情,

  遗风余泽处,人民颂英灵!

  沧州师范学院齐越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朱瑞

上面就是农业人物为大家带来的:下放姜庄子村的中央台播音员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农业人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