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管理员张克义:村民不来读,我就把书送上门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农业人物为大家提供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张克义:村民不来读,我就把书送上门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村民不来读,我就把书送上门

七十八岁农家书屋管理员张克义引导农民爱上阅读

  新华社记者王菲菲

  “走,看书去!”这句话几乎成了张克义的口头禅。在村里碰到农闲的成人和放学的孩子,他常这样和他们打招呼。

  78岁的张克义是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余林村一名退休教师,40多年来诲人不倦。退休后,他到一所新的“学校”——余林村农家书屋,担任管理员。他主动上门荐书,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荐书入农家

  余林村农家书屋建于2012年,在张克义担任管理员前,这里访者寥寥。2013年,村干部找到张克义,希望由他出任管理员。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只要群众需要我,就尽己所能,既然干体力活不行了,那就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事实上,张克义起初并不知道农家书屋是怎么回事,通过培训他才明白这是一项惠民的好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农家书屋发挥真正的作用。

  “很多农村人没有读书的习惯。”张克义说,“既然他们不来,我就把他们需要的书籍送上门去。”比如,他把《村委会主任》等书推荐给村委一班人;把《梨树套袋栽培技术》《枣树整形修剪技术》等推荐给梨果枣农户;把《中老年人医疗保健手册》等推荐给老年人;把《如何搞好农村公共卫生手册》推荐给村里的清洁人员。

  平日里,他身背一个装书口袋,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穿梭在乡里乡间。

  前几年,铁满朝老人种了几亩枣树,因以前没有种植过,不知如何剪枝。张克义得知后,便从书屋里找了一本关于枣树修剪嫁接的书送到老人家里。“哎呀,真是太及时了!”铁满朝说。自此,老人便常去农家书屋,借阅一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由于年纪大了,这两年老人就不再下地干活,便去农家书屋借阅一些养生保健的书。

  由于总是能切中村民需求,张克义的这一招非常见效。记者在借阅记录上看到:仅2015年,这个只有600口人的村子,借阅书籍总计779人次,累计借书1965册。

  他将书看得很紧

  除了上门荐书,张克义还在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吸引更多人走进书屋。

  暑假里,叶豪斌最期待的是张爷爷举办的猜字谜比赛。这天,余林村的农家书屋里,8个孩子围坐桌前,张克义将字谜题目一一写在黑板上,孩子们每答对一个,就会得到一个小礼物。

  “猜字谜让我认识了很多字,既活跃了思维,又增长了知识。”叶豪斌说。

  余林村的农家书屋面积不大,两面墙摆满了书架,书被按照政经类、生活类、少儿类、文化类、科技类等依次排列摆放。

  还有一面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是张克义手抄的文章《让爱读书、读好书成为习惯》,右下角是“每月阅读好学生”名单。

  记者了解到,张克义会定时更新板报,内容大多是报纸上关于阅读的文章,每次他都是先手抄在信纸上,然后再抄到黑板上。

  张克义对书籍特别上心,看得很紧。

  叶怀英是张克义的侄媳妇,一次借了2本关于烹饪的书,过了借阅期限未归还,张克义就上门去追问。

  村民告诉记者,有的农家书屋担心有人借走不还,就明文规定收取押金。但张克义认为,如果收取押金,来借书的人就会减少,不如自己多操点心,不收押金,让更多人借阅图书又不会出现借走不还的现象。

  一间书屋就是一所学校

  因为农家书屋,因为张克义,越来越多的村民爱上了阅读。

  农家少年张程远在一篇读书感悟中写道:“我是小学3年级学生,农家书屋就在我家门口。几乎每个节假日,我都要到农家书屋看书,书屋每月表扬看书的好学生都有我,我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好青年!”

  铁满朝老人说,“自己已经成为农家书屋的忠实读者。同时,深深感到有书的生活真好!”

  如今在书籍的浸润下,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村里原来有个出了名的懒汉,张克义每次见到他就叫他来书屋看书,并给他推荐了几本学雷锋的书。没想到,他看了后,就开始义务为村里打扫卫生。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一间书屋就是一所传播精神文明的好学校。”退休教师张克义老有所为,在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岗位上,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新华社太原电

责任编辑:高雅

上面就是农业人物为大家带来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张克义:村民不来读,我就把书送上门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农业人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