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农业人物为大家提供的“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张艺藐

  ▲ 生活中的宋清梅。 (资料图片)

  ? 宋清梅和小学生们在一起。(资料图片)

  在河南省邓州市东入市口,紧邻着207国道,有一个标志性建筑很引人注目——屋顶犹如红色旗帜迎风招展,外墙点缀着巨大的五角星,屋前广场上矗立着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这就是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自2003年竣工以来,已经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温暖着邓州这座古老的城市。

  “看着纪念馆建成,我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心愿,让更多的人知雷锋、学雷锋,使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俺也算不辱使命。”“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动情地说,“学习雷锋是俺的责任,也是俺一辈子的事业”。

  今年已经76岁的宋清梅从没忘记过自己的承诺。

  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

  1960年8月,宋清梅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沈阳军区工程兵十团,与雷锋成为战友,和他一起工作、生活了两年。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宋清梅和雷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62年2月19日,我与雷锋一同出席军区共青团代表大会,我们住在一个房间。雷锋在我笔记本上写下赠言——‘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宋清梅说,这短短的赠言,成就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半个世纪的执著坚守。

  像雷锋那样做人做事,宋清梅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不息,从战士到班长,从排长到指导员,38岁时被任命为雷锋生前所在团第九任团长,并多次立功受奖。“走进来学雷锋,走出去做雷锋。”宋清梅像历任团长一样,用“团规”教育官兵,鞭策自己,把学雷锋作为人生的目标和追求。

  1986年,宋清梅服从组织安排,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到河南邓州市文明办任副主任,时任主任是一个前几年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排长。

  有人劝他说:“老宋,去找找组织,凭你雷锋团团长这块响当当的牌子,咋说也得给你安排个像样的职务。”可宋清梅却觉得国家这么大规模裁军,组织上安置确实有困难,他不能计较个人得失,向组织讲价钱、要官当,“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干啥都一样,只要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雷锋战友的称号,我就高兴”。于是,他在邓州市文明办副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几年。

  在邓州,他和部队同乡一起组建起了“学雷锋小组”“学雷锋指导委员会”等公益组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践行和传播着雷锋精神。

  成立编外雷锋团

  1989年3月,邓州开展“学雷锋、树新风,雷锋精神在邓州”群众性活动。得知消息后,宋清梅的心情格外激动,“将雷锋精神传递下去”这个信念又被重新点燃,产生了成立“编外雷锋团”的想法。

  1997年4月,“编外雷锋团”正式成立,雷锋的560名战友组成3个营,结合行业、岗位特点学雷锋,由宋清梅任团长。随后,邓州市政府建起了“编外雷锋团”展览馆,“雷锋”正式在邓州市落户了。

  “编外雷锋团”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介绍雷锋、宣传雷锋的,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报告会,不论路近路远,人多人少,邀请谁去,谁就积极前往。作为“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更是积极主动地宣传和实践雷锋精神。仅2002年,他一人在南阳各地就作报告40多场,有时一天讲几场,嗓子哑了,吃点药,喝点水,继续讲。只要能发声,就绝不下讲台。

  近20年来,“编外雷锋团”的足迹遍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邓州市张楼乡吴集村村民武文令因患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和腰椎间盘疾患,多年卧床不起。妻子没有劳动及料理家庭的能力,女儿辍学,儿子寄养在亲戚家,家中房舍破败,武文令实在没有钱支付住院费用,整个家庭陷入绝望境地。

  得知这一情况后,“编外雷锋团”倡议并发动吧友营回民支队、雷锋银行、邓州义工等企业、商家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织人员前往武文令家探视并为其募捐善款2.8万余元及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并主动联系南阳一家爱心医院,使他入院接受治疗直到逐渐康复。

  在此期间,“编外雷锋团”还联合多家爱心企业,无偿帮助武文令家建起3间砖混结构平房,使武文令又有了一个温暖的新家。每逢春节,宋清梅还带领“编外雷锋团”成员、吧友营回民支队等给武文令一家送去爱心款和米面、粮油、衣物等生活用品……

  雷锋精神扎根南阳

  20年来,学雷锋的“火种”从邓州到南阳大地被点燃,“大学生雷锋营”“厨师营”“巾帼营”……目前,“编外雷锋团”已经发展到20个营,成员1.3万多名。

  尽管当年的560名青春男儿已有近200人离世,健在的也都是年过七旬的白发老人,但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进来……“用做好事去感染别人,用行动去传递雷锋精神,点滴正能量就这样汇聚起来了。”宋清梅说。

  “我志愿加入邓州编外雷锋团,遵守团的章程,履行团员守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做雷锋精神传人。”每年全国学习雷锋日的前夕,都有一批新团员宣誓加入这个光荣的队伍。

  作为新鲜血液的代表,第一个大学生营——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营,自2004年4月29日成立以来,营员已发展到目前的3000人左右。“一批又一批大学生营员毕业,一拨又一拨新生加入,不曾改变的是同学们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即使走向工作岗位,他们也从来没忘记过雷锋精神。”南阳理工学院“大学生雷锋营”负责人自豪地说。

  “电力雷锋营”设立的“光明基金”,为困难用户免费送电;抄表女工组成“三八雷锋班”,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军烈属提供特需服务,甚至代买粮油米面;36个专业服务班,10多年来为上千户居民免费维修用电设备。

  吧友营是邓州“编外雷锋团”的一个特殊群体,以“邓州吧”和“湍河吧”两个贴吧为根据地,采取网上寻找帮扶对象,网下实施帮扶活动的形式,从最初的136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

  “编外雷锋团”用一件件好事播撒着雷锋精神的种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践行雷锋精神,无私奉献的正能量以几何倍数在南阳扩散、生根、壮大……

  “编外雷锋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还把雷锋精神传向全国,足迹遍及14个省、48个市(县、区)。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要在有生之年,尽心尽力,不忘初心,继续当好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今年“七一”,作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被表彰后,宋清梅这样说

  。

责任编辑:梁冰清

上面就是农业人物为大家带来的:“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农业人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