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来到农村去——记永新农技推广研究员左晓斌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创业项目为大家提供的从农村来到农村去——记永新农技推广研究员左晓斌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报记者刘丽萍 

  “我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 引领农户增收、致富,责无旁贷。”因为责任,因为使命,20多年来,他扎根农业,在区域农业发展领域突破了多项技术空白。他,就是永新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左晓斌。

  生于农村 投身农村 

  左晓斌自参加工作之日起,就认定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2007年,为推动永新县无公害蔬菜和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他担任永新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大棚蔬菜设施栽培技术总负责人。2007年年底,突遇罕见冰雪灾害天气,园区钢架大棚面临全部压塌的危险。他心急如焚,急忙联络同事,清扫棚膜上的积雪,手冻僵了,扫雪的动作依然不停歇……积雪扫完时,已是深夜。而第二天天还没亮,园区又出现了他忙碌的身影。

  2013年至今,他一直从事建设永新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工作,前期,他经常工作至深夜。如今,该园现已成为全县科普教育及展示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窗口。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左晓斌的主攻专业是农作物种子技术。他积极引进、研究和设计高产高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模式,完成30多个杂交水稻组合的繁制技术成熟定型,实现永新县两系杂交稻制种技术零的突破。其中,针对花期不遇技术难题,他引进推广杂交稻制种花调集成技术,减少制种农户杂交稻种子繁制花期不遇损失102.6万公斤。

  他参与推广水稻旱床育秧和抛秧技术,实现全县水稻壮秧、早熟、增产的技术革新,使全县推广旱床育秧面积达65%以上。

  上世纪末,他率先引进示范水稻抛秧技术,大批种植户在他的帮助下受益。

  全国种粮大户在他的帮扶下,创新了一套轻松的种植模式“直播稻种法”,该方法极大地破解劳力荒的难题。

  他支持科普协会会员研究设计“u形滴灌”自动半自动水肥供给系统,减轻了果农劳动强度,并把成果引进县农业示范园展示推广。

  追求生态 绿色增收。

  “要提高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引导农民走上科学种粮的路子。”这是左晓斌一直秉承的理念。2004年,他主动请缨,担任全县绿色大米生产技术总负责人。

  他与农户同吃同住,用诚意向农户灌输绿色农业理念,提高农户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积极性。收割季节,绿色大米原粮收购资金未及时落实,他垫付1万余元给生产农户,解决了农户对生物农药、生物化肥资金再投入的困难。他跟踪农田生产流程,研究并推广控制化肥投入、增施生物有机肥等绿色大米技术,突破永新县绿色大米生产技术空白。

  艰苦的工作,换来绿色大米原粮首年试产实现了增产,每亩净增收益100多元,当年申报获得2个大米绿色食品标志。

  日复一日地钻研,左晓斌获得了多项荣誉:参与科技成果登记6项,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2项、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2项。曾被评为农业部全国农业先进个人、中国科协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省农业厅全省优秀基层农技员。

  至今,左晓斌仍然坚守在农业园区建设的生产一线,在引领群众致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路上渐行渐远……

http://www.iiijk.com/cjxw/21-86073.html
http://yisheng.12120.net/news/content_93939.html
http://yisheng.12120.net/news/content_93941.html
http://yisheng.12120.net/news/content_93942.html

上面就是创业项目为大家带来的:从农村来到农村去——记永新农技推广研究员左晓斌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创业项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