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棉敞开收储成为我国一项长期政策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农业政策为大家提供的国家储备棉敞开收储成为我国一项长期政策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冬看果木春看瓜,五月十五看棉花。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已开始种植棉花,并积极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棉花产量。可以看出,棉花产量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然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棉纺企业已开始进入中国,对我国本土的棉纺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进一步说明了棉花对国家经济的重要贡献。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加入WTO以来,不断受到外部棉花市场的冲击,如果没有充足的棉花储备,会对国家的各项建设埋下严重隐患。如何提高棉花产量,成为摆在政府面前重中之重的课题。
棉花的托市收储政策,是党中央在治理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举措,政策的宗旨在于提高农民的种棉积极性,帮助棉花加工企业走出困境。显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棉花加工企业与农民相互依存。只有棉花价格略高于市场价格,才有利于增强国储棉花的质量,解决农民与企业之间的零和效应;只有企业加大棉花收购的力度,农民才能种有所获,从而保证我国棉花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
有关专家对棉花收储的未来表示担忧。他们认为:以粮食为例,美国早在1996年开始废除收储托市制度,一切交由市场来运作,我国如果继续棉花托市政策,会引起累积效应,促使国内外棉花价差拉大,进口量激增,倒逼国家调整托市政策。我个人认为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应该看到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在国际棉花交易市场上,中国与美国不可能存在零和效应。棉花的价格、储量,不仅关系到民生经济体系,甚至会影响到国防安全。
关键问题在于,国家的棉花托市收储政策是否能够跟进市场及时做出价格调整,国库是否能够采取先进的管理模式,监督棉花收储过程中的腐败行为。正如国家放开医药市场之后,最终导致药价的恶性膨胀,老百姓若不堪言,可见把价格完全交给市场还是要理性诀择。
假如采取农民直补的试行方案,暂不实行收储政策,如此巨大的资金动用谁来监管,是否会滋生新的问题。事实证明,美国开始实施差价补贴至今,这种制度并没有让多数农民受益,他们获得的补贴非常少,甚至没有。
在棉花加工企业与产业链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零和效应,只要企业之间通力合作,就可以达到共赢。一旦棉花收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农民的种棉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棉花加工企业资金不足,将难以维持经营,棉花市场供给不足,如果不依赖于大量进口,企业将不得不为原材料补给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国家储备棉敞开收储目前对稳定种植人口、种植面积、产量的作用已经显现,该政策同时为保障棉花储备奠定坚实基础,保护下游纺织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也为棉花战略物资不受外国牵制树立信心,无疑这将是一项国家长期坚持的惠农惠民利国的政策。

上面就是农业政策为大家带来的:国家储备棉敞开收储成为我国一项长期政策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农业政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