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症状和预防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病害防治为大家提供的猪蓝耳病的症状和预防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由外国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由于春季温差大、气候异常,极易引发本病,加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三、防治

  1.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单纯控制达不到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可选用齐鲁百毒净;治疗可选用紫锥败毒针,每1kg体重0.3ml,连用3-5天;同时配合富络欣注射液以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

  2.疫苗预防: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浓缩型:公猪,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5-7天首免,皮下或肌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小结

  前养猪业效益开始回升,全国各地又掀起了养猪、引种的小高潮。但在引种过程中,如果忽视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会给以后的养猪带来巨大的灾难。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此病例的报道来引起引种场家的重视,并从中汲取些经验教训。

  发病情况

  某猪场前段时间从某种猪场引进一批种猪,回场后精神不佳,喜卧懒行,寒颤,饲喂时食欲不好,拱料少食。次日发现猪大便偏干,有黏膜,有的粪便稀软呈灰绿色,猪只嗜睡,皮肤发红。仔细检查体温在39.6℃-40.5℃,大部分猪眼结膜发红,眼分泌物增多,有的咳嗽、流鼻涕。随着病程发展,猪只皮肤由红色变紫红,耳根、臀、尾、腹部发绀,食欲完全废绝,体温在40.2℃-41℃左右,病猪气喘、呈较明显的腹式呼吸,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大便干洁,有的颜色较深,带有黏膜,小便普遍变黄色或黄褐色。猪只消瘦,后肢无力,最后衰竭死亡。

  剖检2头死亡猪只:口鼻有带血色泡沫状分泌物流出,耳、臀、腹、四肢呈蓝紫色,眼圈、肛门及尾根呈蓝紫色;死猪主要病变在肺,肺与胸膜或膈肌粘连,肺脏红色肉变,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间质增宽,有的表面上结节状增生,坏死水肿,切开肺组织,切面多汁,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出血性黏液及黏膜渗出物;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耳表面有出血点,心肌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肿大,切开有瘀血,脾肿胀,肾苍白肿大;死猪的颌下、肺门、肠系膜、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明显水肿出血;胃黏膜层充血。

  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蓝耳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并发感染。

  综合防制方法

  由于蓝耳病的持续性感染,形成长期病毒血症,猪只的免疫系统被破坏,再混合胸膜肺炎的感染,给本病的防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此,笔者总结了本次病例综合防制的一些有效的经验,以供参考。

  1、发病猪只尽快隔离,以防水平和垂直传播,尽早淘汰无治疗价值猪只。

  2、每天带猪使用百菌消毒—30消毒1次,所用器械工具不得交叉使用,尤其是病猪所用注射针头必须每头更换1个针头。

  3、改善和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在猪只采食的日粮中,每500kg饲料添加平安康1kg,连续饲喂1周,饮水中补充角纤维和葡萄糖。

  4、发病猪每天用黄金1号0.1ml/kg体重、0.1ml/kg体重的安全注射液、分点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天;对于食欲废绝但呼吸症状较平稳猪只立即静注0.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病毒唑20ml、维生素B10ml、头孢王每千克体重25-35mg混合静注,另外肌注维生素C10ml,体温较高者另加黄金1号10ml。呼吸困难病猪忌强行保定静注,因极易造成衰竭窒息死亡。

  小结

  传统观点认为,猪蓝耳病主要危害怀孕母猪和仔猪造成死产与哺乳仔猪高死亡率。但近来笔者观察到在一个自繁自养的猪场本病流行较温和,母猪流产死现象不多见,哺乳与保育较正常。而值得寻味的是往往是在育成阶段(40-70kg)调动转群(引种)等应激常常会暴发本病;与蓝耳病狼狈为奸的若有传染性胸膜肺炎参与,本病常常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单纯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通过消毒隔离、全群添加氟苯尼考及病猪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短期内也能奏效而控制,但有蓝耳病的协同下,病情会难以控制且病程较长。

  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仔猪:在21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头。

  一、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症(蓝耳病)的混合感染

  1.症状:发病仔猪和青年猪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高热41~42℃,呼吸困难,皮肤充血,发绀,呈蓝紫色,以耳尖、耳边、腹部、尾根发绀坏死严重,并出现大部分猪排黄色黏稠的油状稀粪,病猪站立不稳,嗜卧,有的高热厌食,全身发紫。母猪流产率100%,死胎率30%。内脏器官脾脏出现出血性梗死,肠道出现大量的出血病变。

  2.判断要点:

  (1)母猪100%流产。

  (2)出现大量的死胎。

  (3)排黄色油状黏稠稀粪。

  (4)部分病猪出现耳、尾发紫、发蓝现象。

  (5)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3.治疗:

  (1)对无明显症状的猪,紧急免疫猪瘟疫苗10~15头份/只,有条件的可同时免疫蓝耳病疫苗。

  (2)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并发感染,如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并对呼吸困难的猪只使用止咳平喘药物,如麻黄碱、氨茶碱、肾上腺素等,对高热猪只使用退烧药物,如安痛定、氨基比林等。

  (3)本病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只能用其控制或治疗并发感染,可配合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导素、免疫球蛋白、高免血清等广谱抗病毒的生物制剂进行治疗,并使用黄芪多糖、甘草合剂等增强免疫力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病原体为动脉炎病毒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美洲株和欧洲株2个流行毒株,我国境内流行毒株均为美洲株。其传播方式以空气传播为主,亦可通过接触胎盘和交配等方式进行传播。

  临床症状

  妊娠母猪主要见于妊娠期100天以上尤其是107天~112天的母猪,表现为突然厌食,母猪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喷嚏、咳嗽等类似猪流感,也可能体温升高,但通常不出现高稽留热。严重的病例可出现沉郁、呼吸困难等,耳尖、耳边呈现蓝紫色。有的四肢末端、腹侧有水肿,有的皮肤有红斑,出现大面积梗死和大的疹块,阴部肿胀,母猪出现大批流产或早产,产出死胎、弱子或木乃伊胎,子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空怀母猪和种公猪感染后也出现厌食、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配种时,可见配种率下降,种公猪还可出现暂时性精液减少和精子活力降低。哺乳子猪与断奶小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呈胸式呼吸,一过性发热,体温在40℃左右,部分断奶小猪臀部、下腹部和耳部的皮肤发蓝,发病猪经常伴有拉稀,排灰黄色浆糊稀便,被毛粗乱,生长缓慢。病子猪常由于继发感染而使病情恶化,断奶前的子猪死亡率可达到30%~50%,个别的可达到80%~100%。育肥猪感染本病后一般只出现一过性反应,而且症状较缓和,如短时间内的厌食、咳嗽,但若出现继发感染,可使症状加剧,生长不良或死亡。

  病理变化

  死胎及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弱子猪可见颌下、颈下和腋下水肿,呈胶冻样。无论哺乳猪或保育舍小猪,解剖病变主要在肺部。病变常常分布在肺小叶,病灶呈鲜红色到灰紫色,肺部触感软硬不均匀,肺间隔增厚,外观肿胀。肺前叶、尖叶和心叶常有“胰样变”或“肝样变”,但当猪出现并发感染时,可能会因感染不同致病菌而有不同变化。肝脏充血,呈棕黄色,肝细胞脂肪变性,少数肝细胞坏死;脾头部肿大,切面红髓增生;肾脏肿胀,灰黄色,有时有针尖状出血点。

  诊断

  该病不易与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和猪圆环病毒感染相区别,单靠临床诊断不易判断,必须进行实验室检验方能确诊。

  预防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

  管理:加强检疫,杜绝病源从疫区传入,执行综合防疫措施和消毒制度,建立无毒清净猪场,实行产房隔离,哺乳子猪应尽早断奶;育肥猪“全进全出”,出栏后彻底消毒。

  免疫接种:目前,国内、外已有蓝耳病弱毒苗和灭活苗问世,初产母猪在产前4周接种1次疫苗,经产母猪可在配种前补免1次,种公猪每年免疫1次,在配种前再免疫1次,可收到预期效果。子猪14日龄~18日龄时,每头首免弱毒苗1头份,4周龄~6周龄加强免疫1次,免疫期4个月以上。规模化养猪场在本病流行地区,为防止弱毒返强,建议只使用灭活疫苗免疫后备母猪和怀孕猪,在新建猪场和未发生过该病的猪场不建议使用弱毒苗免疫。

  治疗

  ①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阳性的病猪应实行严格隔离,单独治疗,饲喂高能量饲料和足够的电解质,母猪临产前混饲阿司匹林或加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②药物治疗。对母猪群、子猪、架子猪用贝尼尔按每公斤体重10毫克配成2%溶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或用九一四每公斤体重10毫克~15毫克肌肉注射,48小时后重复1次。病重、病长者加注维生素B12,牲血素等。也可每公斤饲料用土霉素0.6克拌料,连喂10天之后改为半量,持续半个月,都有一定的效果。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去年5月中旬开始,江西南昌等几个市相继发生了猪无名高热病,出现大批猪只死亡。今年4月中旬,广东省云浮等几个市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高热病现象,大量猪发病死亡。有关专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该病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继发细菌感染。

  流行病学

  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也高。夏秋季多发,主要侵害母猪和仔猪,肥育猪也会发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短期内便可波及全群或邻近猪群。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便秘与腹泻交替,眼结膜炎,眼睑水肿,耳朵发红,呈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出现抽搐、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病理变化

  可见肺有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是确诊需做实验室诊断,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与鉴定为阳性,做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阳性则可确诊。

  防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彻底快速地治愈发病猪,因此,控制该病,防重于治,并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对症疗法。

  给猪接种疫苗能比较有效地预防该病,但需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目前国家农业部指定中牧股份、金宇集团、大华农、易邦、天邦、海利、惠中等8个厂家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使用弱毒苗效果较好,免疫程序可参考: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两次免疫,首免在配种前两个月,间隔一个月进行二免。小猪在母源抗体消失前首免,母源抗体消失后进行二免。公猪和妊娠母猪不能接种弱毒苗,因为疫苗毒会持续在公猪体内通过精液散毒。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为病毒病,且往往因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因此本病治疗宜以清瘟败毒,凉血,清肺止咳,扶正驱邪兼抗菌消炎为原则,建议选用恒丰强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开灵(0.2ml/kg.w),配合强效阿莫西林(15mg/kg.w)、双黄连、地塞米松,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续3天。对重症的病猪建议用清开灵和葡萄糖输液,肾上腺素肌注抢救。全群猪只预防可选用抗病毒1号粉按500g/500kg饲料,配合10%氟苯尼考按200ppm拌料,连续饲喂5天,可大大减少猪只暴发此病。

  此外,还应做好病畜隔离及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注意通风散热防潮,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饮水中建议加入适量人工补液盐和适量维生素,对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上面就是病害防治为大家带来的:猪蓝耳病的症状和预防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猪蓝耳病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病害防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