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的防治措施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养殖技术为大家提供的羊口疮的防治措施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羊口疮学名羊传染性脓,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唇、舌、鼻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厚痂。本病多发于3-6月龄羔羊,死亡率虽较低,但由于病羔羊吮乳困难,采食受阻,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一、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3-7天,山羊羔一般在唇、口角、鼻或眼睑的皮肤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继而形成水疱泡和脓疱,破溃后结痂,常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羔羊吮乳时,常使母羊的乳房的皮肤上感染,有时还会发生乳房炎。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口唇周围、口角及鼻部形成痂块,痂块呈红综色,以后变为黑褐色,非常坚硬。除去硬痂后露出凸凹不平锯齿状的肉芽组织,形如桑葚。该病与羊痘、口蹄疫、坏死杆菌病症状有相似之处,要注意鉴别诊断。

  二、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黏膜和皮肤发生损失。2、从外地引种运输途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封闭、过度拥挤,加强通风和消毒。3、可接种羊口疮疫苗,皮肤划痕接种或皮下注射接种免疫。

  三、治疗措施。1、用消毒药将羊群彻底消毒,尤其是羊蹄部、脸部、生殖器官,这些地方易发生病毒性脓包。同时将周围环境彻底消毒,最好3-5天一次,连续几次。不用10天,效果会有很大改观。2、用0.1%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去净痂块,涂上混有病毒灵和VB2的红霉素软膏或碘甘油,每天2次,体温升高的病羊可肌肉注射退热药和抗菌素,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不能吮乳的病羔,应加强护理,进行人工哺乳。3、患羊喂服牛黄解毒片,每只羊每次2-3片,每天2次。或内服中草药:苦参、龙胆、白剑、花椒、黄花香、地榆各10克,煎汤候温灌服,每天3次,连用1周。 

责任编辑:杜兰萍

上面就是养殖技术为大家带来的:羊口疮的防治措施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养殖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