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生态砖”引出的乡村绿色发展新方向

农业分类信息网(qiu-wang.com)以下是特色农业为大家提供的一块“生态砖”引出的乡村绿色发展新方向的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民搬进生态新居后生活悠闲自在。

图为用生态砖建造的新农村住房。

生态乡村住房完工后,老百姓喜迁新居。

图为用生态砖建造的新农村住房。

图为用生态砖为主要材料建造的新农村住房。

  在城镇化飞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如何留住农村宝贵的“绿水青山”?如何使这“绿水青山”成为造福于广大农民、全体公民,乃至全球环境效益的“金山银山”?又该如何补上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这块短板?这对所有关注三农问题,探索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农业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实施的“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国家项目主任王衍亮告诉笔者:“中央号召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农业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的‘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开拓,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绩,为今后进一步落实中央要求,把建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真正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主流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项目实施的6年时间里,农业部在湖南、湖北、吉林、新疆、山东、河北、安徽等23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节能砖生产技术与农村节能建筑示范推广工程建设和宣传,推动了砖瓦行业的转型升级,指导和建设了220个节能砖示范推广企业和55个农村节能建筑示范推广工程,1.73万户农民住进了温暖舒适的节能农房,并且全部达到了节能50%的要求。

  “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特别注重探索技术、政策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着力创建系统的、可持续的市场转化机制。项目支持编制了农村节能砖生产与节能建筑应用的政策、实施条例、技术标准与规范,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成功地把节能砖项目成果纳入到了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中;在项目积极参与下,还促成了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砖和农村节能建筑推广应用的财税政策与融资机制的出台和完善;项目从信息传播和意识提高、政策开发和制度支持等方面,为农村建筑与建材节能减排可持续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通过支持开发、示范、宣传贯彻国家新的强制性节能砖生产标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砖瓦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使节能砖在农村地区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了30%;通过示范推广工程建设,项目首次成功地将节能建筑引入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系统工作,创造了集太阳能、沼气、秸秆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建筑配套,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典型模式与技术;通过项目示范和宣传,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了解到了建筑节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真正感受到节能砖和节能建筑带来的实惠,节能环保与绿色低碳的理念逐渐深入乡村,农民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活动中去。

  更加令人鼓舞的是,在农业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示范成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国家表达了与中国农业部进一步合作的强烈愿望。

  观念转变源于农民的“切身感受”

  早春的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笼罩在纷纷细雨之中,站在村里最高的11层公寓楼顶,俯视山水中的村庄,水网密集,一排排联体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村庄的周边是郁郁葱葱的山丘和竹林,成群的白鹭在竹林上空盘旋着。

  54岁的村民杨国剑是2015年搬进联体别墅的,他表示,“以前家里老房子是实心砖造的,冬天总觉得家里很冷,不敢洗澡的。到这里觉得好了很多,温度相差大概有将近5-6度吧,隔音也好。”

  同样是“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项目”推广村,富阳区民主村村民孙雪军也表示,自从去年10月住进新房以来,感觉冬天比老房子暖和很多。以前住老房子,太冷了就往上加棉被,上面加两层棉被。”

  节能砖建的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墙体屋面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周炫给出了一个专业的解释,“‘节能砖’是农民起的通俗名字,其实是四种矩形条孔砖。过去的实心砖热传导的面积是实心砖的同等面积,墙多厚热流路线就多长,热气马上就可以过去。矩形孔砖在砖中间增加了不超过15cm的矩形条,这就增加了空气层。15cm以内空气是很好的保温材料,有利于增大热阻,减少热传导。加之矩形条孔在‘节能砖’中可以有多层,少的7-8层,多的有十几层,不但可以使每一层热流面积大幅度减少,同时由于交错排列,热流路线大幅度拉长,24cm墙体可以相当于37cm墙体的热阻功能,37cm墙体可以相当于49cm墙体的热阻功能。如果是加上绝热材料的复合‘节能砖’,热阻功能将更大幅提升。在冬天和夏天就能节省用煤或者用空调,这样能源就省下来了,同时还能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尽管住进节能房的农民普遍感受到了实惠,但是在2010年项目刚启动时,项目办需要面对的却是一个近乎空白的农村节能建筑市场,困难可想而知。

  最大的阻力来自农民本身。“主要的是以前村里没人用过节能砖,农民不太信任。这个‘大孔砖’到底好不好?保温性、牢固度农民都是有怀疑的。也有人觉得原来的实心砖用得好好的,何必再冒险用这个新东西。再说盖房子对哪个农民来说都是大事,有的人一辈子就盖一次房,所以在建材的选择上是慎之又慎。”项目顾问王桂玲介绍说。

  甘肃省皋兰县负责该项目的一位农业环保站站长就表示,要想把农民召集起来相当困难,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家里剩下老人顶不了事。盖房子又是大事,得家里掌柜的说了算。为了能够让大家接受节能砖,站里的人们跑了不下十几趟,来来回回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的推广应用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要想顺利实施必须争取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国家项目办和地方项目办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的实际采取了很多接地气的措施,并结合传统乡村治理涌现出了一大批基层创新的模式。

  项目办与农业部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利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面向全国60万个基层农村党支部多次播放了新型节能砖和节能砌块生产技术科教片;国家项目办建立了“节能砖信息网络和节能建筑信息网络”,利用网络平台扩大节能砖及节能建筑相关知识的宣传;同时通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学生村官培训、建筑工人贯标等各种相关会议和培训宣传活动,宣传节能砖及节能建筑的相关知识……

  面对项目区的百村万户,国家项目办根据农村特点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结合节能砖科普知识和春节民俗文化,设计制作并发放了近十万幅科普喜庆春联。节能砖科普知识春联和大红喜字被老百姓贴在家门口,在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气氛中亲戚邻居也感受到了节能的理念。

  “陕西、湖北、河北等项目管理团队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村民协调会,让村民了解参与节能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示范工程施工建设全过程。”项目首席技术顾问徐力彤介绍说,“四川的马岩村通过‘五瓣梅花章’,让村民自己决定是否使用节能砖。浙江省还很有针对性地瞄准了乡村泥瓦匠这个群体,通过政府、砖瓦企业协会等对其进行培训,从观念转变、使用技术等方面破除节能建材向乡村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然而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观念的转变是需要过程的。相对于宣传,农民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项目办抓住这一特点,以抓好示范村和推广村建设为核心,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用事实说话和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使得节能建筑在农村大地如期推动。

  “我这个房子180多平米,光砖就补了6000多块钱。”作为示范房,皋兰县石洞镇魏家庄村的杨满崇是最早使用节能砖的农民之一,盖房子的时候村里来看得人也就特别多,“条砖做的屋子冬天烧锅炉,一年就得5吨碳。现在我用的是节能砖,采用的地暖,也就3吨碳,冬天屋里面能达到十八九度。我们村有些人房子盖得早,就后悔没使上这节能砖。”

  “四川的喻坎村和红旗村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与项目示范村马岩村隔得不太远,听说马岩村建了节能房,效果特别好,村民就自发组团去参观学习,回去后就集体决定修改原来重建方案,采用节能砖,建设新型农村节能住宅。”四川成都墙改办专家赵建华说。

  节能砖推广的过程中,也是各种先进建筑理念不断推广的过程,并由此引起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农村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广泛思考。

  浙江项目推广村的一位村民就告诉笔者,以前他们那里建房有个习惯,即不断地拆了建,建了拆,不但将农民口袋里的钱花个底朝天,也无法在改善生活品质和扩大再生产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

  “项目办就给我们讲,像国外的好房屋都是建好后几百年不用动的,住起来依然舒适。我们村议事会后来商量,说这次我们村造的房子也要100年不落伍,眼光要放长远。那么用的材料首先要好,这也是节能砖为什么能在村庄集体通过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位村民说。

责任编辑:赵宇恒

上面就是特色农业为大家带来的:一块“生态砖”引出的乡村绿色发展新方向的全部内容了,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特色农业分类。